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

夫人之常数,太阳常多血少气,少阳常少血多气,阳明常多气多血,少阴常少血多气,厥阴常多血少气,太阴常多气少血。此天之常数。

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,少阳与厥阴为表里,阳明与太阴为表里,是为足阴阳也。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,少阳与心主为表里,阳明与太阴为表里。是为手之阴阳也。

人体中气血正常的比值如下:

(一)太阳为多血少气之经。

(二)少阳为少血多气之经。

(三)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。

(四)少阴为少血多气之经。

(五)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。

(六)太阴为多气少血之经,这是天生的正常值。

又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经,足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经,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经,这是足的阴阳关系。

手太阳与手少阴亘为表里经,手少阳与手厥阴互为表里经,手阳明与手太阴互为表里经。这是手的阴阳关系。

今知手足阴阳所苦,凡治病必先去其血,乃去其所苦。伺之所欲,然后写有余,补不足。欲知背俞,先度其两乳间。中折之,更以他草度去半已,即以两隅相拄也。乃举以度其背,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,两隅在下,当其下隅者,肺之俞也。复下ー度,心之俞也。复下一度左角,肝之俞也。古角脾之俞也。复下一度,肾之俞也。是谓五藏之俞,灸剌之度也。

吾人从脉诊或经络之走向,察知各阳经阴经病变所在。治病之初,必先去郁结不通之血络,可立去其病之苦痛,再观察病邪之有余与不足,然后对症去其所过之处,补其不足之处。

背部俞穴的测量法,首先以草量两乳之距离,取中间位对折成正三角形,再把其顶黠置大锥穴位,使底边成水平时,则两下角所到之处即为肺俞穴也。再将三角形下挪三椎,两底角所到之处即为心俞。再向下挪三推处,两底角左侧之位在正是肝俞穴位,右角之位是脾俞穴位。再向下挪三椎,两底角所到之处即肾俞穴。这是五脏的俞穴施用针灸的穴位也。

形乐志苦,病生于脉,治之以灸剌。形乐志乐,病生于肉,治之以针石。形苦志乐,病生于筋,洽之以熨引。形苦志苦,病生于咽嗌,治之以百药。形数惊恐,经络不通。病生于不仁,治之以按摩醪药。是谓五形志也。

刺阳明出血气,刺太阳出血恶气,刺少阳出气恶血。剌太阴出气恶血,刺少阴出气恶血,刺厥阴出血恶气也。

人但求外在之享栾,而内心痛苦,此令病生于血脉,治法在针与灸上。人求欢乐避甚志悦过甚,则病生于肌肉,治疗以针石之术。人在生活上清苦但情志喜悦,此易生病于筋,则须以热药来熨炙。人生活清苦情志不舒,病易生于咽喉,治之则以百种草药。动作急速常生惊恐,以致经络不通,病发为麻木不仁,其治以按摩手法内服酒炖汤药,这是五种情志所生之病也。

用刺法时须注意,刺阳明经时可出血出气,刺太阳经时可出血,但忌出气。刺少阳经时可出气,但忌出血。刺太阴经时可出气,但忌出血,刺少阴经时可出气,但忌出血,刺厥阴经可出血,但忌出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