缪刺论篇第六十三

黄帝问曰,余闻缪刺,未得其意。何谓缪刺?

黄帝问道,我适才听到镠刺之法,但未能完全了解其意,能否详细说明“缪刺法”?

歧伯对曰,夫邪之客于形也,必先舍于皮毛。留而不去,入舍于孙脉。留而不去,入舍于经脉。留而不去,入舍于络脉。内连五藏,散于肠胃。阴阳俱感,五藏乃伤。此邪之从皮毛而入,极于五藏之次也。如此,则治其经焉。

今邪客于皮毛,入舍于孙脉。留而不去,闭塞不通,不得入于经,流溢于大络,而生奇病也。

夫邪客大络者,左注右,右注左,上下左右与经相干,而布于四末,其气无常处,不入于经俞。命曰缪刺。

歧伯答道,病邪进入身体,其初始必居皮表,滞留不去或遇医不明,就会再进入最细小的孙脉;如再无法去除,久之必入较大之络脉;再停留无法治愈,则进入主经脉。主经脉内连五脏,散布肠胃之中,一旦表里俱病,五脏开始偏离正常。以上是邪由皮表渐入五臓的发生顺序,此时须治其主经方能治愈。

现在病邪居于皮表,进入孙络,如果停留不去,毛孔肌肉又闭塞无法出去,又无法进入主经脉,于是就流注到大络脉中,而产生一些特珠的病症。

一旦病邪居于大络脉中,就会从左流注到右,或从右侧流注到左侧,上下左右不断游走而与主羟脉产生干扰,其分布在四肢之末稍,此病气无常居之所,又不进入主经之俞穴,此时须采用“缪剌法”。

帝曰,愿闻缪刺,以左取右,以右取左,奈何?其与巨刺何以别之?

黄帝问,缪刺是左病治右,右病治左,这是为何呢?它与巨剌有何不同?

歧伯曰,邪客于经,左盛则右病,右盛则左病;亦有移易者,左痛未已,而右脉先病。如此者,必巨刺之。必中其经,非络脉也。故络病者,其痛与经脉缪处,故命曰缪剌。

歧伯答,病邪若居主要经脉上,左侧经脉气血通盛表示右侧有病,右侧经脉气血盛则左侧有病,其间也会有左右移痛者,有时左痛未好,右侧血脉就已生病了。一旦如此则必采用巨刺法,必须在主经脉上取穴,不在络脉上取穴。

络脉上生病,其痛并非在主经脉上,因此针刺之穴亦非在主经脉而在对侧不同之络脉处,所以叫做“缪剌”。

帝曰,愿闻缪刺奈何?取之何如?

黄帝问,希望知道如何施予缪刺?如何取穴?

歧伯曰,邪客于足少阴之络,令人卒心痛,暴胀,胸胁支满。无积者,刺然骨之前出血,如食顷而已。不已,左取古,右取左。病新发者,取五日已。

歧伯答道,病邪若居于足少阴肾经的络上,会有突发心绞痛,胸腔胀闷,胁肋胀满的症状出现,若不是有其它病积于胸腔内,只须在然谷穴前后找其瘀络之血脉,用放血针放出血,顿饭时间即痊愈,如果不好,左胸痛取右侧,右胸痛取左侧,在然谷穴附近找历痛点下针,即可治好。新发、初病的,在五日内必完全复原。

邪客于手少阳之络,令人喉痹,舌卷口干,心烦,臂外廉痛,手不及头。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,去端如韭叶,各一痏。壮者立已,老者有顷已。左取右,古取左。此新病数日已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手少阳之络脉中,会有喉痛,舌向上卷口中干燥,心烦且手臂外廉痛,手无法抬到头部等症状。吾人可针刺手中指及手次指指甲侧的中衡及关冲穴放血,身体素强之人立刻就好了,年老者须隔顿饭时间才能好。左病剌右,右病刺左。新发之病数日内即可痊愈。

邪客于足厥阴之络,今人卒疝暴痛。刺足大指爪甲上,与肉交者,各一痏。男子立已,女子,有顷已。左取右,右取左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足厥阴的络脉上,会有突发疝气剧痛的现象,可剌足大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,左右各有一,男人立刻就好了,女人须顿饭功夫,左痛取右,右痛针左。

邪客于足太阳之络,令人头项肩痛。刺足小指爪甲上,与肉交者,各一痏,立已。不已,刺外踩下三痏。左取右,右取左,如食顷已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足太阳的络脉上,会有头项强痛,肩膀痛。可刺足小指甲正后方与肉交接之处,左右各有一穴,针后立愈。如未愈,则外踝下之申脉穴,左病治右,右病治左,只须顿饭时间即可痊愈。

邪客于手阳明之络,令人气满胸中,喘息而支胠,胸中热。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,去端如韭叶,各一铕。左取右,右取左,如食顷已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手阳明的络脉上,会有胸中气满,气喘且胸助向上提升,胸中大热的症状。吾人可刺手大指及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,左病取右,右病取左,顿钣功夫即愈。

邪客于臂掌之间,不可得屈。刺其踝后。先以指按之痛,乃刺之。以月死生为数。月生一日一痏,二日二痏,十五日十五痏,十六日十四痏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臂掌之间,使手肘无法伸屈,可剌足踝后方,先用手指按出历痛点何在,再以针刺之,刺之数以月日之数为准,如初一则剌一次,初二刺二次,初三则刺三次,依此推下去,到十五日十五次,十六日以后递灭之。

邪客于足阳蹻之脉,令人目痛,从内眦始。刺外踝之下半寸所,各二痏。左刺右,右刺左,如行十里顷而已。人有所堕坠,恶血留内,腹中满胀,不得前后。先饮利药。此上伤厥阴之腺,下伤少阴之络。刺足内踝之下,然骨之前,血脉出血。刺足跗上动脉。不已,剌三毛上各一痏,见血立已。左刺右,右刺左。善悲惊不乐,剌如右方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足阳蹻之络脉上,会产生眼目疼痛,从眼内眦开始痛,吾人可剌外踝之下申脉穴上,左右各一,左病治右,右病治左,如此一时辰后会好。人若由高处坠落,瘀血留体内,造成腹中胀满,无法大小便。则须先喝祧核承气汤,这是上面伤到足厥阴肝经之络脉,下面伤到足少阴之络脉。吾人可刺内踝下,然谷穴前,从青脉部位放血而出,再刺足背之衔阳穴,如仍未愈,就在足大指三毛位上放血,血出即愈,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如有善悲,易惊闷闷不乐之人,也可用此刺法。

邪客于手阳明之络,令人耳聋,时不闻音。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,去端如韭叶,各一痏,立闻。不已,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,立闻。其不时闻者,不可刺也。耳中生风者,亦刺之如此数。左刺右,右刺左。

病邪如果停留在手旸明的络脉上,会使人耳聋,常不闻声音,吾人可刺手大指食指指甲侧的少商与商阳穴,立闻。如不痊愈,加刺中指指甲与肉相交之处,立闻,须注意耳时可闻时不可闻者不可针刺。耳中如有风声者,亦可如此刺,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

凡痹往来,行无常处者,在分肉间痛而刺之。以月死生为数。用针者,随气盛衰,以为痏数。针过其日数则脱气,不及日数,则气不写。左刺右,古刺左,病已止。不已,复刺之如法。月生一日一痏,二日二痏,渐多之。十五日十五痏,十六日,十四痏,渐少之。

遇痛不定处之病,可在肉舆肉间刺其疼痛处,也是以月日之数来决定刺几次,用针之人,须谨察气之盛衰,来做刺数的标准,如杲刺得太过则伤气,不及其数则病邪无法尽出,左病剌右,右病刺左,病愈则止,不愈再重复刺,刺数之取法,用前条以日之数为准。

邪客于足阳明之经,令人鼽衄,上齿寒。剌足中指次指爪甲上,与肉交者,各一痏。左刺右,右刺左。

病邪居于足阳明之经脉上,令人流鼻血,上齿生寒,可剌足次指与中指之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所,两指各一,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

邪客于足少阳之络,令人胁痛,不得息,欬而汗出。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,与肉交者,各一痏。不得息立已,汗出立止。欬者温衣饮食,一日已。左刺右,右剌左,病立已。不已,复剌如法。

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上,会使人两胁肋痛,无法深呼吸,咳嗽且汗出不止,吾人可剌足小指与次指指甲后方与肉交接之处,两指各一刺,如此则无法深呼吸之症状立刻会好,盗汗也会好,咳嗽的人须多穿农服吃些食物,一日内会好。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,病可立愈,不愈则重复再刺。

邪客于足少阴之络,令人嗌痛,不可内食。无故善怒,气上走贲上。剌足下中央之脉,各三痏,凡六刺,立已。左刺右,右剌左。

病邪如居足少阴的络脉上会使人咽痛,无法进食,无绿无故的生气,气会直冲上喉。可直刺足下涌泉穴,连刺三下,左右共六次。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

嗌中肿,不能内唾,时不能出唾者,刺然骨之前,出血立已。左剌右,右刺左。

咽喉肿胀,无法呑口水,又常无法吐口水,可剌然谷穴之前青筋起处,血出立愈。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

邪客于足太阴之络,令人腰痛,引少腹控□,不可以仰息。刺腰尻之解,两胂之上,是腰俞。以月死生痏数,发钺立已。左刺右,右刺左。

病邪居于足太阴之络服上不去,会使,人腰痛,且痛引腹腔雨侧,无法伸腰,此时可刺腰后的腰俞二穴,即白环俞。以月之盈亏来决定刺之数,针出立巳。左病刺右,右病刺左。

邪客于足太阳之络,令人拘挛,背急,引胁而痛。刺之从项始,数脊椎侠脊,疾按之应手如痛,刺之傍三痏,立已。

病邪居于足太阳经的络脉时,会使人抽筋,背急痛,痛延前胸肋位,刺法可从项背开始顺沿脊椎两侧五分处,一路用手按压,按到有压痛点时,下针刺三次,立可痊愈。

邪客于足少阳之络,令人留于枢中痛,髀不可举。刺枢中,以毫针,寒则久留。针以月死生为数,立已。

病邪居于足少阳之络脉时,会令人大腿部的关节痛,无法抬举大腿。可针剌环跳,用细长之针,寒重之人须久留针以去尽寒气。针数以月之盈亏为准。可以立愈。

治诸经刺之所过者,不病则缪刺之。

耳聋,剌手阳明不已,剌其通脉,出耳前者。

齿龋,刺手阳明,不已,刺其脉,入齿中,立已。

举凡针刺所有主经脉之经过处附近有病,主经脉无病,就是明显的络脉病,即须用缪刺法。

耳聋之人,可刺手阳明之经脉,如杲不愈,则须刺耳前出之通脉有历痛点即可牙齿痛时,剌手,明或足阳明不愈时,则刺其经脉入齿中之位血出立已。

邪客于五藏之间,其病也,脉引而痛,时来时止。视其病,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,视其脉,出其血。间日一刺,一刺不已,五刺已。

病邪居于五脏之间,造成的病,会引起经脉疼痛,有时痛有时不痛,此时须检视在何经上,再用缪刺法在手足指甲之侧,视瘀脉处放出血,隔日一刺,一刺不好,五刺之内必愈。

缪传引上齿,齿唇寒痛,视其手背脉血者,去之。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,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,立已。左取右,右取左。

如果由络脉传入引发上齿疼痛,齿与唇都有寒痛,则须视察手背血脉有青瘀处,放出血可愈,在足阳明经足中指指甲后肉际下一针,手大指与食指指甲肉,下针,可以立愈。左病取右,右病取左。

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,此五络皆会于耳中,上络左角。五络倶竭,令人身脉皆动,而形无知也。其状若尸,或曰尸厥。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,去端如韭叶。后刺足心,复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,后刺手大指内侧,去端如韭叶,后刺手心主,少阴锐骨之端,各一痏,立已。不已,以竹管吹其两耳,鬄其左角之髪,方一寸,燔治,饮以美酒一杯。不能饮者,灌之,立已。

病邪居于手足少阴大阴与足阳明交会之络脉处时,因为此五经之络脉都会在耳中,向上又络到额之左侧,如果五服之络都气血不足时,会使人全身肌肉血脉跳动不止,但外形呈昏迷状,其形如尸,但又没死,名之“尸厥”,此时可刺足大指内侧之隐白穴,再剌足心涌泉穴,再剌足中指指甲后肉际,后再刺手大指内侧之少商穴,再剌手少阴心经的少穴,足少阴然谷穴之骨突处各一剌,立刻会苏醒过来。如仍未醒,则用空管吹气入两耳,用剃刀取左额角发,方圆一寸,火烧炙后,用酒灌入口中,无法饮入时,强力灌之,病人会立刻苏醒过来。

凡剌之数,先视其经脉,切而从之,审其虚实而调之。不调者。经刺之。

有痛而经不病者,缪刺之。

因视共皮部有血络者,尽取之。

此缪刺之数也。

凡施剌时,决定用何法,都须先观察病在何经上,手指指甲切穴再进针,视虚实情形来做补泻,适当的调整才是。如仍未调理正常,再施予针剌。

凡病人有病,而不在经脉上的,都采镠刺之法。

只要看到皮表有瘀血络处,须尽放其血,以上都是缪剌的正确方法。